聯邦高登總經理 林怡學
匠,有兩種含義。一是有專門手藝的人,比如能工巧匠;二是在某個方面有成就、修養深的人,如藝術巨匠。
聯邦高登總經理林怡學,16歲高中畢業做了木匠學徒;20歲在新加坡創立了高端家私品牌“高登國際”;52歲來到中國與聯邦家私強強聯合組建了衣柜品牌“聯邦高登”,并帶領其發展成為如今中國的頂尖衣柜品牌。
從木匠學徒到現代企業家,從此“匠”到彼“匠”,林怡學依然在追求衣柜設計的使用舒適度,在“標準”與“非標”的沖突中降低生產周期尋求完美的定制。他說,“我們自己要的東西都是要有要求的。只有堅持,我覺得堅持是很重要的,不要覺得無所謂。”
“永葆匠心”,或許是對這位剛過耳順之年的企業家的最恰當評價。本期記者《創業經》,讓我們一起走近聯邦高登總經理林怡學,分享他的創業智慧。
借助聯邦家私之力 進入中國創建聯邦高登
2004年,對于衣柜行業有特殊的意義。正是在這一年,聯邦高登、維意、好萊客、尚品宅配、億尚家具等品牌強勢加入,標志著該行業的日益成熟。
許多業內將聯邦高登的成立稱為林怡學的“二次創業”,因為早在聯邦高登之前,他已經在新加坡一手創建高登國際,并且歷經32年將其發展成為“東南亞高端家私領軍品牌”。林怡學本人卻將之定義為“轉移生產基地”,從新加坡轉入國內市場,高登國際在新加坡主要涉及包括衣柜在內的家私領域,而聯邦高登則主要專注于衣柜領域。
2004年,林怡學來到中國與聯邦家私強強聯合組建了衣柜品牌“聯邦高登”。巨大的行業環境差距和消費者環境的不同,并沒有給林怡學帶領的團隊帶來太多阻礙。“新加坡的家居商業讓我們有機會經常來中國采購,所以我們對大陸沒有百分百陌生,我們也了解中國的一些文化跟一些產品生產的模式。主要就是來到一個新的地方,人地生疏。”而在這一點上,與聯邦家私的合作,令這一次“生產基地轉移”找到了一個強有力的跳板。他說,“與聯邦家私建立合作,我們不用繳學費,我們起步的時候比較順利。”
記者:您52歲來到中國與聯邦家私一起就是組建了聯邦高登,是什么力量讓您選擇來中國發展?尤其是您從小新加坡長大的環境下來到大陸做品牌做渠道,我覺得這個過程中應該有非常多的困難。
林怡學:就目前為止,新加坡很多包括我的朋友、同行,很多企業來到中國投資是失敗回去,有一句話,坐飛機過來中國,回去的時候是游泳回去。所以我真的覺得我的人生比別人幸運一點。我們實打實做,我們在國外做企業也是秉承這樣的想法,在市場上我們要做到最好。當初為什么不去做工廠來做品牌?我們覺得中國整個市場是以品牌為主。在國外,產品的價值、設計、價格,質量,品牌與否,國外的人不在乎。而中國不是這樣的情況。
在中國對于大品牌有一個信任度。所以當初在品牌的渠道上,我們靠聯邦家私,強強聯合來做。聯邦家私也是做品牌的,所以我們就是隨著這個路線去走。
記者:創立聯邦高登屬于二次創業了,跟原來的高登國際相比,第二次創業會不會對您來說比較輕松一些?
林怡學:我覺得建立聯邦高登是轉移生產基地,有很多公司比如說在新加坡有一個公司,在中國做一個分公司,這不是百分百的第二次創業。聯邦高登的建立就是我們把生產基地轉移到國內,因為中國有一個很大的市場,全世界每一個行業都在往中國發展。
建立專業團隊 走上發展快車道
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有2900萬套整體衣柜的市場容量,平均每年580萬套。粗略計算,每年衣柜就有4000億元市場空間。各大衣柜品牌在近來年飛速發展壯大,聯邦高登即是代表之一。
從2004年到2009年,聯邦高登一直在開發和培育市場,這被林怡學歸為公司所走的第一階段。這段時間也是衣柜行業飛速發展的5年,隨著各類品牌企業的進入,從家具行業的一個類別形成單獨的行業。
在這五年中,林怡學回憶“非常困難的是公司成立初期,很多東西還沒有建立。”團隊還沒有完全組建好,林怡學親力親為操作確保公司生產與銷售順利開展,在生產上搭建起生產線和供應鏈,艱苦不言而喻。“成立一個公司比較困難的是第一年和第二年,主要是因為公司運營還是在虧本,比較緊張,就比較辛苦。接下來團隊建設完畢后就比較順一些。”
記者:聯邦高登是2004年成立的,到明年是十年了,在這個過程當中,您覺得聯邦高登經歷了幾個階段慢慢成長起來的,2004年成立是到哪一個時間段是比較順暢的階段?
林怡學:我們十年就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到第五年是第一階段。2004年到2009年,我們一直在開發,一直在培育市場。
其實我們在國外,生產櫥柜、衣柜、浴室柜等房地產必要的東西,我們做了幾十年。
后來我們進了中國,我們覺得櫥柜是滿地開花了,做衣柜比較容易一點,我們就開始做衣柜。剛起步,我們選擇衣柜,把衣柜做好了,將品牌樹立起來,才可以去做其他的產品。2004年的時候,我覺得在中國衣柜還是很不成熟的,很少真正以品牌打造去進入這個行業,也沒有形成一個衣柜行業,每個人有訂單做就去做,后來慢慢企業關注到了品牌,對品牌建設有了更高的追求。7、8年前,我去做展會的時候,沒有幾家像樣的。而我們在7年前就開始進入到建筑材料展,一步一步走下來。
以“匠心”經營聯邦高登 堅持“做有要求的東西”
如今,查閱“聯邦高登怎么樣?”,通常得到的回饋是:質量很不錯;東西很好;做工比較細心;他們的設計用起來比較舒服,看起來大方等評語。
這些良好的口碑背后,凝聚的是林怡學和他所經營的聯邦高登所堅持的理念:做有要求的東西。他說,“我們自己要的東西都是要有要求的,我們堅持所要的東西。”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衣柜徑深的問題。市面上有550mm、600mm、650mm等各種尺寸,有些企業甚至可以根據消費者需求,提供各種徑深的衣柜。而聯邦高登根據衣服尺寸制定出了一個最合理并且唯一的尺寸,林怡學說尺寸稍小一些,一些大件衣服無法裝入衣柜,這是不合理的設計。
作為一位完美主義者,在定制化存在的標準與非標問題上,林怡學堅持生產自動化。在他看來,“自動化最好的一點就是,工人業務越少出錯率越少,”以保證消費者收到完美無瑕的產品。在采訪中,林怡學表示聯邦高登正在籌備更加現代化、自動化的設備,縮短如今最普遍的半個月定制周期,在未來實現企業的更加快速發展。
記者:您是一個完美主義者,而且對于事業也很專注,您的這種性格在工作中會有體現嗎?
林怡學:我覺得我的性格是,要做的東西要做得比較完美。當我們做衣柜,我們把質量盡量做好,包括衣柜。老百姓認為一個衣柜是一個大不了的事。我覺得整個衣柜的里面的掛衣、承板、抽屜都要仔細規劃出來。為什么歐洲的衣柜一開出來,看上去就令人喜歡。我覺得我們做一個產品,我們的設計要完美。一個客戶還沒有去用的時候,就感覺很好,但是一用發現這個掛一個長一點的衣服更好了,這就是細節問題。所以產品第一,質量第二。
在規劃中,有一些不必要的東西就不要加上去了,降低成本。我經常跟設計師講,不要的東西就不要,不要為了做生意而做生意,我覺得這樣不行。
還有完美主義者每做一件東西,都希望達到最好標準,沒有任何缺陷。好像一個東西崩了個口,我就覺得不舒服,覺得這個東西我們需要盡量保持比較高的要求。因為一個人沒有堅持,沒有規則,什么都做不好。所以我們自己要的東西都是要有要求的,堅持我們要的東西。(文/新浪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