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舉辦的“學習型中國論壇”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表示:2016年大家要準備過苦日子,可能會是新一輪經濟調整中最困難的一年。他告誡企業家,這一年將會有很多企業被并購,被重組;還有一些企業可能不得已宣布破產。家具業作為房地產下游行業,受經濟大環境影響,在2016年難免也要經歷苦痛與磨難。
世界經濟收縮
世界經濟增長放緩與經濟貿易額收縮是2016年家具業的最大不利因素。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貨物出口率曾經于2010年至2011年 間恢復至20%左右的高位,但在2012年開始,世界貨物出口增長率急劇下跌,2012年至2014年間,基本保持在3%左右。在2015年,由于全球零 售市場需求不旺、世界經濟增長從主要依靠制造業轉向服務業,全球價值鏈擴張趨勢放慢,國際貿易談判進展緩慢等諸多因素影響,全球貿易低迷狀況進一步惡化, 全球貨物出口出現較大幅度的負增長。
以上這幾大因素將在2016年持續抑制國際貿易的增長。全球貿易增長持續低迷,一大后果便是提高貿易保護和競爭性匯率貶值的風險。家具業作為房地產下游 的“類配件”產業,一直以來受限于大經濟環境影響,且近幾年來由于國內市場的飽和,家具業對外貿依賴程度加劇,面對大環境不利好趨勢影響,家具業在近年來 已呈現出持續下滑的態勢。
首先是市場供需降低導致的行業失業率升高,部分企業為了節約用工成本不惜降低企業員工薪酬與福利待遇,這樣不僅使得員工在工作上效率有所下降,而且讓諸如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的家具產業集群,近幾年來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用工荒”、“用工難”等問題。
第二,則是整體經濟下將下滑,導致一些上游“泡沫產業”逐漸崩塌,資本家手中的錢變得越來越少,而且根據市場經濟“每隔7年就有一次經濟危機”的魔咒, 自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整個經濟環境一步步走向頹靡,家具業企業家逐漸發現自己早已身陷于“資本寒冬”之中, 今年二月份起,各類O2O產業就因為恰 逢融資告罄而經歷了一段漫長的艱澀期。當新鮮過后,面對百業蕭條,投資人偏向于慎重投資,部分以“燒錢”取悅消費者的O2O企業最終只能落下倒閉與并購的 下場。當然,家居O2O的失敗在這當中屢見不鮮。新一年,家具業想要掙脫大環境獨善其身,恐難上加難。
正值產業轉型風口
實際上,面對近幾年的經濟困局,大部分企業家都曾抱著“有危便有機”的心態,選擇產業再升級等方法應對危機。以家具業在內的企業為例,全友、顧家這種大型的家具行業在四五年前便開始了“觸網行為”,這些企業通過接觸“互聯網思維”以及自身的理解,開始了傳統企業向新型互聯網企業的升級轉型道路。
但這條道路注定不容易走。
由于缺乏經驗,傳統家具業在經驗、技術、管理人才、思想上無法跟上轉型節奏,導致轉型過程中痛苦而緩慢的節奏。而實際上,例如皇朝這樣的大品牌的發展在 近幾年也遭遇了一定程度上的阻力。業內人士認為,傳統企業在轉型過程中受阻的現象屢見不鮮,受限于企業管理者的思維與人才制度的落后使大部分傳統企業最后 都以失敗告終。
對比起傳統企業的在轉型過程中的不順與尷尬,部分在發展初期一度不被看好的家具淘品牌卻抓住了機遇快速發展著。林氏木業幾年前從單一的線上發展模式開始向線下O2O體驗館模式靠近,合理運用線上資金鏈對線下體驗館進行補給,線下引流線上,線上旗艦店與線下體驗館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發展。據了解,截止1月份,林氏木業已在全國范圍開設有九大體驗館。
“倒閉潮”所引發的后續
另一方面,自2015年家具業出現“倒閉潮”過后,企業家情的緒便開始趨向于焦躁與不安。在各行各業都經歷一輪大洗牌過后,劫后余生,剩下來的不少中型企業由于產業轉型升級不菲的成本,紛紛選擇結業又或者遷走。
這樣導致的最直接后果便是國內產業結構失衡。
在近幾年家具業當中,不斷地出現“大魚吃小魚”的現象,以林氏木業、顧家等為首的家具企業不斷做大做強,與之相反的則是下游企業不斷被蠶食與并購。小型 家具企業無處無處容身,稍有規模的又選擇轉移國外,最終使得國內家具業的發展模式與發展態勢逾漸走向畸形,而且這將嚴重影響接下來家具業的整體發展。
困局與生存之道
實際上,要解決企業正面對或將要面對的經濟困局,首要任務便是改變企業經營姿態。像林氏木業、顧家等大型行企之所以能持續保持強勢,很大程度是取決于他們線上線下互補的經營模式,這在世界經濟收縮與產業升級轉型的模式,能有效地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第二點即是經營者心態在倒閉潮過后理應有所放開,在有前車之鑒的情況下,倘若再不積極嘗試接觸互聯網新思維,受制于桎梏,只會讓自身企業身陷囫圇。(來源:財經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