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環境問題日益嚴峻,媒體不斷曝光,民眾宣傳也漸漸增多,人們對于空氣污染、水污染的防范意識也逐步加強。在污染問題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極大困擾,甚至威脅的同時,也催熱了桶裝水的銷售。雖然目前大部分城市家庭在使用桶裝水,但桶裝水卻被屢屢爆出二次污染問題,讓很多家庭在購買時產生了顧慮,很多人開始認識到真正健康的飲水方式是使用家用凈水器,這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水源的二次污染問題。但是凈水器真的安全嗎?
目前家用凈水器的技術日漸成熟,各種過濾的凈水方式先后推向市場,尤其是能攔截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同時又能保留有益元素的膜技術運用,使凈水器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據相關統計機構的統計數字顯示,近年來,中國凈水器產量以每年45%左右的速度增長,并成為全球最大的凈水器生產基地,2015年中國凈水器產量有望超過16000萬臺。
目前,國內凈水器的普及度已經在加速提高,然而市場上所銷售的凈水器并非全部令人放心。我們時常可以在新聞媒體上看到一些關于凈水器產品的質量、安裝等問題,這些不良產品給消費者沒有帶來飲水健康呵護,反而給消費者的生活帶去煩惱,凈水器十大品牌對整個凈水行業發展進行綜合分析,歸納總結了凈水器消費存在的問題,提醒消費者注意以下7個方面的問題。 1、凈水器市場存在偽環保
隨著污染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低碳、環保概念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凈水器行業自然也緊跟著時代發展步伐,紛紛打出了“低碳、環保”的旗幟。但事實上去年國家質量監督檢疫總局在抽檢過程中就發現有一些品牌,產品質量有問題,而且主要是砷超標,而且其中還包含了很多洋品牌。包括多個國外知名品牌在內的8家企業共11個型號的凈水器在衛生安全抽樣檢查存在砷超標、菌落總數超標以及有機物去除率不合格等問題。
2、凈水器中的“李鬼”
任何一個行業發展都不可避免的會吸引一些投機取巧的人來“撈金”,主要是在材料上動手腳,然后以次充好,導致產品質量有嚴重問題。在凈水器市場中也不例外,在目前這個行業高速增長的情況下,一哄而上的品牌也為數不少,建議消費者購買時盡量選擇知名品牌或者資質證件齊全的品牌,起碼售后還能找到人。
還有一些凈水器廠商根本不會考慮用戶的需求,主要是“依葫蘆畫瓢”看到別的廠家在做,自己也跟著做,而根本沒有考慮這類機器的主要用途,也不考慮消費者的真實需求,直接以低價推銷給消費者,最后導致用戶拿到手的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產品。
3、配件售后服務不完善
配件是整個家庭“水家裝”的重要組成部分,消費者在選擇時除了注重品牌質量之外,更要留意其售后服務體系是否完善。其實售后服務最終的參考,建議消費者注重品牌的口碑,好的口碑是一個優秀凈水器品牌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
但是情況也并非沒有例外,一些大品牌在售后上也頻頻遭詬病,尤其是在凈水器必備的濾芯上,由于企業在售后上的缺失,導致消費者家中的凈水器失掉了應有的功效。像此前《生活時代》曾報道過的安吉爾凈水器售后與承諾不一致事件,行業龍頭在售后方面也未能盡善盡美。
4、配件質量不過關
超濾機是凈水器產品的主要類別之一,這類機器機身主要采用304不銹鋼,而很多廠家考慮到304不銹鋼的成本原因偷工減料,導致凈水器的本身穩定性大大降低。而且在凈水器的鵝頸龍頭上,很多廠商也沒有采用質量較好的銅質管材,導致鵝頸龍頭使用過程中漏水的情況時有發生,在用戶使用一年左右的時間里,問題不斷。
5、生產工藝沒保證
精湛的生產工藝是優質凈水器的基本保證,不少廠家都稱自己擁有先進的生產線。但是對于凈水器行業一哄而上的局面,很多小廠很難有上規模的生產線。因此,消費者在選購凈水器時,不但要細看凈水器的制造工藝,而且還要詢問廠家的廠址、生產設備和工藝師的情況。但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那些迅速趕潮成立的凈水器廠商,很難在短時間內組織起有規模的生產線。
6、價格層層加碼
在凈水器市場上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存在,為了提升自己的銷量,打出低得離譜的價格,吸引消費者,等到消費者購買了要安裝時,就要求要收取一定的安裝費用,消費者若不選擇他安裝連售后服務都不提供,這樣很多消費者都有被“宰”的感覺。這種一錘子買賣的行為,不但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更讓凈水器行業的信譽度受損。
7、安裝和售后服務不專業
一些品牌為了節約成本,安裝都是選擇一些零散的游擊隊伍,要知道凈水行業流傳這樣一句話:“三分產品質量,七分產品安裝。”足見安裝的重要性。為此,泉來凈水器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凈水器時要注意了解廠家生產經營的情況,是否有自己專業的安裝隊伍,是否有專門的服務部門等;要注意核實凈水器代理商家的資質,如稱國外品牌,要求其出示相關證明。此外,還要注意凈水器是否具有衛生批件。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牽頭制定了《家用和類似用途的飲用水處理內芯》和《家用和類似用途飲用水處理裝置》條例,這兩大條例恰恰在凈水器市場亂象叢生的當下,對整個行業起到規范的作用。在以后委員會將對產品經常進行不定期的抽檢,向社會公布曝光不規范、不合格的產品,以維護消費者權益。(文/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