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底,紅木原材料普遍下跌20%-30%,緬甸花梨價格腰斬—。紅木家具銷售商經歷了一次急速剎車。
現象:紅木原料普降兩成
某經銷商覺得,如果只是銷售遇冷,倒還好說。問題在于,紅木原材料市場在近乎“跳水”地降價,廠里的拿貨價格已經回落至2013年年底水平。
根據中國紅木協會的統計,截至6月底,紅木原材料普遍下跌 20%-30%,此前頗為走俏的緬甸花梨降幅最大,約為50%。
小編走訪的另外幾家紅木家具銷售店,也大多反饋:目前尚未接到廠家降價的通知,但基本都推出了促銷手段。“不應該呀。”某行業專家說,紅木及其制品本不應出現眼下的困局:在各原料主產國不斷加碼的限伐和出口收緊政策下,紅木原料來源不斷萎縮。
析因:價格空間被透支了
是何原因導致紅木市場遭遇了斷崖式下滑?“過去幾年,紅木市場把未來透支了。”某行內人士介紹,2013年6月12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正式生效,交趾黃檀、中美洲黃檀、微凹黃檀、伯利茲黃檀、盧氏黑黃檀等原屬于三級瀕危樹種的木材,升級為二級瀕危物種,另有7種紅木樹種進出口受到限制。受此影響,部分紅木原材料迎來高速增長期,其中大紅酸枝在隨后兩個月時間內上漲50%,其余原材料也水漲船高。
但是,短時間內價格驟然升高,也意味著透支了未來一段時間的價格空間,“價格漲得越快,泡沫就越大。市場需求不可能一下子就提上去,更何況紅木家具并不是剛需。”榮煜偉說。
其次,紅木家具本身尚有爭議。林業產業聯合會某工作人員介紹,紅木是一種文化分類,并非植物學分類。目前,市場上的紅木是指木材紋路特殊、生長緩慢、木材顏色呈紅色的木材,按照紅木國標,目前計有五屬八類33種。正是由于其門類繁多,產品質地不一,認證、鑒定難度較大,導致紅木及制品備受學界和消費者質疑。眼下,新的紅木國標正在征集意見中,不久將發布。“很多人怕國標對舊的有大調整,怕買了砸在手里,消費的欲望就不足。”張德岺說。
出路:走平民化路線
小編認為,目前紅木的傳統銷售方式仍然是廠家設直銷門店為主。在眾多行業紛紛“觸電”的背景下,紅木行業卻相對滯緩。小編走訪的13家門店,全部是生產廠家設的,管理、市場反應都滯后。
銷售商則認為,紅木售價動輒上百萬,最終成交價由木材品種、質地決定,電商方式不現實。
小編分析,紅木行業在經歷了過去幾年快速發展期后,已經進入調整階段。過去消費者選擇購買紅木制品,多從投資角度著眼,實用需求往往被忽略,“動輒上百萬的家具,哪個用得起?”應創新產品形式,走平民化路線。某銷售商舉例,傳統的紅木產品往往重達上百斤,因而售價相對較高,小型化、個性化的木制品則相對較少,可適當增加這一部分產品比重。還可“紅木和其他實木家具組合”,例如,一套書桌,桌面使用紅木,其他部位使用其他木材,就可以降低成本和售價。